close

外出偷馬《外出偷馬》孤獨是一種內心的渴望

67歲的傳德,帶著狗兒萊拉,來到靠近瑞典邊界的挪威森林中獨居,就像他15歲時父親帶著他來到這同一座森林的某處一樣。那是他與父親最接近的一段日子,也是與父親相處的最後一個夏天。 

那一個夏天,傳德15歲的夏天,在森林中的某處發生了許多故事,一起意外讓他的玩伴,約拿,遠走他鄉。在那片森林中,他觀察父親的動作,學習森林中生活的總總。那個夏天,他發現了父親不為人知的身份與故事。他體會到生命的脆弱、傷痛與無奈。

雖然他的童年只在森林中生活過一個夏天,但從此以後,不論身在何處,總是想要獨自回歸到這樣一個只有靜默的地方。當傳德再度回到森林後,環境與生活的總總漸漸勾起他深藏多年的記憶。回憶就是會這樣在不經意間甦醒過來,並不會問我們願不願意。

故事在現實生活與童年的回憶中穿梭,略嫌破碎,往往要深入閱讀後才驚覺時空已然交替。

 

外出偷馬》是一本散文式小說,細緻的描繪出森林與河流、日與夜、風和雪。故事本身並沒有太大的衝擊,發生了什麼意外也不重要。生命中接續而來的變故,看著年少的傳德如何面對內心的衝擊,身體的疲憊與創痛可以變得微不足道。

故事中最令人感動的是父子間的互動、情緒的傳達與心靈的成長。面對情緒的滿脹時,仍有許多的選擇,直接的衝突還是退一步,都可以由自己做決定,而且在每一個決定了之後,生命就此產生轉變,沒有重來的可能。

 

《外出偷馬》是一本文字優美的小說,我看這類的小說需要一個靜謚的環境來閱讀,思緒往往會隨著自己的心情不斷的飄離,要不時把自己拉回到字裏行間。但是如果在夜深人靜的時候閱讀《外出偷馬,又很容易讓自己陷入一種孤獨的氛圍中無法自拔。看這本書的時候,讓我不斷的想起村上春樹的《挪威的森林》,不是因為書名,而是同樣無邊的孤獨感受。不同的是《外出偷馬》在失落與惆悵之間,看得到希望的光芒。

..

會看這本書是因為看了 二哥丟刀 推理閱讀 的分享:痛不痛的事,我們真的可以自己決定

會喜歡這本書是因為:孤獨是一種內心的渴望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 (以下說明牽涉故事內容,請自行決定要不要繼續。)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 

 

.關於書名~『外出偷馬』 :

『外出偷馬』是二戰德軍占領時期,挪威反抗軍進行破壞行動的暗語。
在本書中除了與傳德父親另一個身份有關之外,
也是本故事的開端,兩個少年的玩耍。

1948年七月的清晨,還睡眼迷濛的晨曦中,
約拿站在門口問:「去不去?我們去偷馬。」
挪威森林裡一場令人瞠目結舌、很想笑又笑不出來的【偷馬】計劃於焉展開。

偷完了馬,約拿帶著傳德遠離小徑,爬到一棵大杉樹上,

讓他看枝椏間戴菊鳥的蛋。
傳德目炫神迷之餘,衝口而出:
「天啊,太詭異了,那麼小的東西居然能活還能飛。」
約拿的臉剎時一片慘白。 『他瞠視著我,彷彿之前從沒見過我。』
突然間,他攤開手讓戴菊鳥蛋掉下去,並將鳥巢用力捻碎。
接著逕自下樹,還讓自己直接額頭朝地摔落地面
然後綣縮著,動也不動...

傳德完全法理解這剛才所發生的一切。
他只能遠遠的跟著約拿回家。
約拿沒有回頭,沒有再說任何一句話。
就這樣,再也沒有再見面。

回到家後,傳德的父親才告訴他,前一天約拿家裡發生的悲劇。

外出偷馬的前一天,因為約拿的疏忽,使得10歲的弟弟,用約拿的獵槍誤殺了自己雙生的10歲弟弟...

這一段(以上是節錄不是原文),當我讀完書,回頭再看第二次時,才真正領受到那文字之優美,淡淡的娓娓道來,卻衝撞得內心傷痛不已。我揣想著,慘劇發生的第二天,約拿應該還處在極端的驚嚇與自責的狀態下,於是找傳德到森林去,想釋放心中的壓力。但當不明所以的傳德對生命發出由衷的讚嘆時,約拿就整個崩潰了,從此選擇了離開家,過著自我放逐的生活。約拿的一家人,各自選擇用自己的方式面對,我一直在想,如果一開始任誰選擇了不同的方式,一定是會形成一個不一樣的軌跡才對。

 

 

【註】原文是挪威文,中文版本是由英文版本翻譯而來。

 


 


《外出偷馬》Ut og stjaele hester

  • 作者:佩爾.派特森
  • 原文作者:Per Petterson
  • 譯者:余國芳
  • 出版社:寶瓶文化
  • 出版日期:2008年07月30日
  •  

    arrow
    arrow
      全站熱搜

      木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