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母親的模特兒》愛與掙扎
【媽媽,若這是妳愛我的方式,我能否說「不」?】 ──本段錄自博客來網路書店──
身為攝影師的母親,深愛著三歲的小女兒。一個日落時分,斜陽透過窗玻璃上的紋路,形成一種流動的橙黃光暈,打在全身赤裸躺在浴缸裏的小女孩身上。於是,一種屬於藝術家的敏銳細胞全部甦醒過來。從此,任何一次的感動都變成一張又一張的照片。第一次個展造成的轟動,使得小女孩的成長日記,赤裸裸的呈現在世人的品頭論足之下。小女孩漸漸成長,她的身體變成同學朋友之間的討論話題,大家的竊竊私語,總以為是對自己的指指點點。於是小女孩慢慢的封閉自己,遮不住自己的身體,那麼就關上自己的心。
只是,媽媽,
這是母親對女兒至深的愛,抑或藝術的獻祭?
妳的傑作換來的,卻是我傷痕累累的童年。 ──本段錄自博客來網路書店──
這本書,用字遣詞都很平淡,沒有太多的激烈言詞,沒有表面上的衝突,只有內心的掙扎。但有的時候,內心的掙扎比身體上的傷痕更難以復元。
愛一個人,如果反而傷害到對方,那麼這【愛】到底是不是還能夠名之為【愛】? 如果這個答案是肯定的,那麼我們是不是就可以,以愛之名,逕自對別人為所欲為? 縱使最後得到了原諒,也絕不代表所有的傷口都可以復元,更不可能還原一個過去的時光,再重來一次。時間是最殘酷的,不管我們是憂喜悲歡,它仍是一步不差的往前走。時間卻也是最有情的,因為它無法重來,我們勢必更加的珍惜,更加的謹慎。
世界上所有有形的東西,都可以設定一套量度系統來界定。但是,無形的情感與感受,該如何界定,所謂的【界線】都只是一片模糊罷了。如果,連自己內心的感受都無法一一釐清,那麼又要如何去判定這麼複雜的,普羅大眾的所有情感。
藝術與色情的界線在哪裏?是在創作者的心?還是觀者的眼? 當我們試圖捕捉一個感動的時候,我們是否看到受捕捉者的內心? 如果這個行為會傷害到當事人,那麼是不是還有權利公開展示或銷售? 如果這個造成傷害的人,竟然是應該要保護子女的母親呢?
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,每一份感情都是不同的。縱使是以藝術的眼光創造出來的作品,仍然必須是被觀賞者、被評斷者、被公開展示者真正的理解,並且自願。我相信,有的人會喜歡成為閃亮的模特兒,會因為有一個藝術家母親而感到幸運,或甚至自豪於自己唯美的身影永遠為世人所欣賞。但是,就是因為每個人都是獨特的,所以,這所有的一切都不是【對】或【錯】的問題,而是【尊重】。
故事中所有的人都有很深的愛,所以,當聽到母親癌末的消息,驚動了女兒蟄伏了16年的心,也讓她不得不重新面對自己的感情。這位母親,最後做到了尊重,女兒也用不同的眼光來看待這些『作品』,近二十年的心結開始鬆動,最後終於解開了。淡淡的筆觸,卻能勾勒出內心的掙扎,與心境的微妙變化。或許談不上原諒或不原諒,但勇敢的面對,不再逃避,也才得以走出坦然的人生。
《母親的模特兒》Black and Whit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