姊姊的守護者 
為了挽救或僅僅是絕望的延長一個生命,而篩選並製造出另一個生命,這終將是一個極具爭議性的話題。不論在醫學、倫理、道德、自主權等方面有怎樣的評斷,更重要的是,這個被製造出來的生命是有感覺的,除了終身必須承受親情的壓力與強加的身體摧殘外,還要面對自己內心的掙扎。
 
故事一開始的佈局,讓我以為是妹妹 安娜 自發的想要挺身對抗自己的命運,雖然不想在看故事的當時,就先預設自己的立場去評斷,但畢竟悠關到親人的生命,所以心中難免有些忐忑。直到看到故事的結局,心中感覺到相當的悲傷,妹妹一直用最大的包容去看待整件事,我不明白是因為她真真正正的愛姐姐,縱使在身心都承受極度的痛苦之下,仍願意為姐姐付出。或是因為她從一出生就被母親如此的對待,如此教育,如此忽略,所以在潛意識下形成這樣的性格。

這樣的家庭,其實每一個成員都是很辛苦的,母親莎拉因為自責沒有給大女兒凱特一個健全的身體,又要一再面對隨時會失去凱特的驚恐,因此有意或無能為力的忽略了另外兩個小孩。
父親布萊恩雖然對安娜感到虧欠,卻無力改變,因此選擇逃避,躲在工作的羽翼之下。
長子傑西在長年遭父母忽略的情況下,產生行為上的偏差。但他的內心裏卻因為基因與凱特不符,無法幫助自己的妹妹而深感痛苦。

在我們實際的生命中,我們只能知道自己心裡的想法,無法知道他人的真正想法。作者皮考特輪流以不同人物為主軸來接續整個故事,讓我看到不管最後做了什麼樣的抉擇,其實每一個人心中都有各自的執著,各自的掙扎。當我們與自己在乎的人發生衝突時,或想要責怪他人之前是否先想想,對方是否也有....沒有說出口的掙扎與痛。
 

 姊姊的守護者電影 My Sister Keeper 以上圖片所屬網頁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木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