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相信人世間有天使嗎。
誠心的祈求,天使會不會聽得到。
如果祈禱應允,天使將會以什麼樣貌出現。

讀 凱斯‧唐納修 的上一本小說《失竊的孩子》時,就有一種感覺,這是一本不一樣的小說,作者想要表達的,遠超過故事劇情所呈現的,但當時因為故事本身的沈重,壓抑了我深入探討的清明。再讀這一本《毀滅天使》時,心中的感受變得比較清晰,有一種慢慢撥開雲霧的感覺。

這兩本書的故事架構都是有關失蹤的孩子,這是一個非常沈重的,有孩子的父母想都不敢想的問題。兩本書,同樣的都建構出有點奇幻色彩、撲朔迷離的劇情,強烈的吸引著不斷往下閱讀的欲望。

故事開始於一個滿地新雪的月夜,一聲輕而試探性的敲門聲,敲開了獨居老婦,瑪格麗特,多年來孤寂的心。也敲醒了 瑪格麗特 十年來因為愛女離家出走後,逐漸封閉的生命。

傳說中,只要日夜不斷的誠心祈禱,天使就會降臨。
這個拖著破皮箱,衣衫襤褸、瘦伶伶的九歲女孩,諾拉,究竟是孤兒還是天使。

這本書,以時空交錯的方式呈現,描繪著女兒失蹤事件之相關人物的現在與過往。一片一片的像拼圖一樣,每一片散落錯置的片段,都有其各自獨特的樣貌,但當它歸位之後,整體輪廓漸次完成之時,這其中的糾葛,與形成的原因就慢慢的浮現出來。

把女兒捧在手心的父母,發現女兒失蹤後,無法承受女兒是自行離家出走的打擊。而從小備受寵愛的女兒,表面上是與男友私奔,但是有什麼樣的心情轉折才會如此絕決的離去。

尋找與等待的心情不斷的在希望與絕望之間擺盪,壓垮了父親。慢慢的,看似已模糊遺忘的不老疤痕,讓獨留下來的母親,生命也失去了血色。

小女孩的出現,讓 瑪格麗特 找回了原本已逐漸失去的生命力與母愛,渴望留住孤單的小女孩。但是,小女孩除了陪伴孤獨的 瑪格麗特 之外,心中似乎有著更多神秘的目的,想找回 瑪格麗特 離家出走的女兒,並且幫助父親離家不歸的鄰家男孩,走出心中的陰霾。

這本書,雖然是以探討孩子離家出走,破碎了家庭與父母的心,與出走後境遇造成的心情轉折為架構。但是,因為小女孩 諾拉 的出現,謎樣奇幻的色彩貫穿其間,彷彿有一條神秘的引線緊緊牽著讀者的心。

這是一個很奇特的閱讀經驗,急著想要一窺究竟,與想要留連在這既憂傷又溫馨的奇幻氛圍中,兩種心情始終互相拉扯著,最後還是折服於作者的文字魅力,於是慢下心來,並且不斷的沈浸在自己的思緒裡。

就像我一開頭所說的感覺,作者想要表達的,遠超過故事劇情的呈現。作者以非常巧妙的敘述方式,文字之間似乎同時伸出很多觸角,閱讀的時候,會不斷的碰觸並勾起內心的記憶片段與潛藏的想像力,讓許多的思緒不斷的在心中成形,變化,重組。

《失竊的孩子》與《毀滅天使》都讓我有同樣的感受,總覺得,作者雖然把故事處理的很奇幻,前者有妖精,後者有天使,但都是一點點模糊的概念,似有若無,難道這不是人心的想像嗎。我們的心總是讓我們看到或聽到我們所想要的、所以為的。那些不具體的或看不到的,也並不表示不存在。而,看到或聽到的也不見得就是事物真正的樣貌。

人間真的有天使嗎?人們總是在急欲突破目前困境的時候,會想到呼喚天使,而適時來到我們身邊伸出援手,或是溫柔問候與陪伴的,是不是就足以讓我們覺得是天使的化身。

來到我們身邊的天使又以著牠們各自獨特的方式來幫助我們,守護或陪伴。甚至以毀滅的方式來達到改變環境,或震撼人心自我突破的目的。

離家出走的女兒,在走叉了人生一大段路之後,才體會出,繞了一大段路,遇到的這些陌生人都在以他們的方式阻撓她繼續沈淪,或勸她回家,甚至付出了他們的生命,來衝撞她的良知。原來,這些人都是天使,守護天使與毀滅天使,都是天使。

天使或許是無所不在的,但憑吾心自行想像。就像書中說的:看不見卻相信的人最快樂。

作者,凱斯‧唐納修,再一次成功的營造了一個錯蹤複雜的脈絡,讓不知不覺間深入幻境的讀者,以自己的心境與思維看到自己想看到的,並且延路撒下許多誘人的麵包屑,激發起讀者在每一個點,都渴望能夠更深入的自我探尋。

 

 

 

書名:《毀滅天使》Angels of Destruction
作者:凱斯‧唐納修(Keith Donohue, 1959~)
譯者:李靜宜
出版社:遠流.文學館

圖片來源:  www.fanta...ion.co.uk/dkeith-donohue

引用: 《毀滅天使》博客來 嗜‧讀本 活動

  

 

節錄書中佳句:

瑪雅,是印度教裡的一個概念,是我們掩蓋心靈世界實相的物質世界假象。
La vida es sueno  (人生如夢)。

如果你們的存在,是從開始直到永恆,那麼,對於這一世的關注,只不過是時光裡的一聲輕嘆。然而,我們還是擔心所有大大小小的問題,不願相信隨著我們的繼續存在,所有的麻煩都會成為過去。

  

 

View ImageView Image 

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木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